导读:
新京报消息“养猪不赚钱了?温氏发布2021半年报,上半年净利亏损近25亿元”、“天邦之变:剥离饲料业务,天邦股份养猪路将如何走?”“牧原股份上半年赚102亿但下半年连续亏损2个月,留给牧原的机会不多了!”值得注意的是,猪周期大退潮后,对温氏股份、牧原股份(002714,SZ)、天邦股份三家巨头猪企所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同。分析温氏、牧原、天邦三家大型猪企现状,温氏为何亏损?牧原半年赚百亿后连续亏损两个月?天邦卖掉发家饲料业务专注养猪,究竟值不值?
温氏股份罕见亏损25亿:
8月18日晚,养殖巨头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06亿元,同比下降14.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亿元,同比下降160.14%。
记者注意到,生猪价格的大幅回落是温氏股份亏损的重要原因。
温氏股份表示,今年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恢复,生猪市场供应能力加快恢复,致使2021年上半年全国生猪销售价格连续大幅下降,并于近期维持底部震荡。
自2015年吸收合并大华农以来,温氏股份从未出现过年度亏损或者半年亏损,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打破了这个纪录,亏损近25亿元。
根据财报,虽然上半年温氏股份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约53亿元,但营业成本却同比上升了约23亿元。
图片来源:温氏股份2021年半年报截图
记者注意到,伴随着温氏股份的营业收入下降、营业成本上升,温氏股份的“肉猪类养殖”业务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了约50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肉猪类养殖”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肉鸡类养殖”实现营业收入约137亿元。但相比之下,温氏股份“肉鸡类养殖”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上半年“肉猪类养殖”和“肉鸡类养殖”分别为温氏股份贡献了约-17亿元和19亿元的毛利润。
而从量价上看,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468.73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减少3.67%;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31.34%。
温氏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生猪价格出现大幅度连续下跌,对养猪行业产生较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肉猪销售均价为23.33元/公斤,同比下降31.34%,加上饲料原料连续上涨推高养殖成本,肉猪类产品毛利率为-11.63%,同比下降50.02个百分点,公司肉猪类产品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温氏股份称:“为提高产能利用率,公司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外购了部分猪苗育肥。由于外购猪苗采购价格较高,上半年公司出栏肉猪养殖成本较高,属于阶段性的异常性波动。随着生产成绩的提高,4月~6月自繁苗育肥猪完全成本呈逐月下降趋势。”
天邦之变:剥离饲料业务,养猪路将如何走?
继今年3月剥离动保疫苗业务后,天邦股份近期又宣布将向通威股份出售全部水产饲料业务和51%猪饲料业务。
对于以饲料发家却要卖掉饲料业务的行为,8月17日晚,天邦股份董事长苏礼荣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称,这一决定主要是为抓住行业升级机遇,把有限的资源更加聚焦于猪肉产业链打造。
剥离饲料业务专注养猪
今年7月,天邦股份宣布,拟向通威股份转让旗下水产饲料全部资产及业务、以及猪饲料资产、业务51%股权,交易总额约为12.5亿元-15亿元。转让后,天邦股份全部饲料需求将托付给双方合资公司及通威股份。
资料显示,天邦股份以饲料起家。2007年上市时,天邦股份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膨化水产饲料企业之一”。2015年,天邦股份首度在年报中披露细分行业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当时,饲料及饲料原料的比重高达75.93%。
天邦股份为何卖掉发家业务?事实上,伴随天邦股份不断向种猪育种、生猪养殖、生鲜食品、供应链等多个相关业务板块延伸,近年来,天邦股份的饲料业务占比不断缩小。2020年,天邦股份的饲料产品在整体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已降至11.80%。
放弃饲料业务也要养猪,天邦股份为何如此执著?8月17日晚,天邦股份董事长苏礼荣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天邦虽然是水产饲料起家,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在逐步转型,目前生猪养殖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最主要业务。“但生猪养殖也并不是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公司的战略定位是要成为安全美味的品牌猪肉供应商。”
苏礼荣表示,生猪养殖环节是为下游屠宰和加工提供安全稳定的猪源,最终形成从生猪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猪肉产业链闭环。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和屠宰行业正处于加速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阶段,公司在此时剥离饲料业务,主要是为了抓住这个行业升级的机遇,把有限的资源更加聚焦于猪肉产业链打造。
主力猪业面临价格波动风险
事实上,饲料企业逐步向养猪企业转型已成为业内常态。以饲料、养殖等为主要业务的海大集团曾在年报中对行业走向评价道,生猪养殖超额利益驱动下,许多传统大型猪饲料企业经营重点转移到生猪养殖业务,减少甚至不再对饲料产业投资。新希望也曾在年报中分析,伴随下游养殖环节逐渐规模化,行业价值的重心正逐步从过去的饲料环节,转向下游的养殖环节、食品环节。
就财务数据而言,2020年,天邦股份实现净利润32.45亿元,同比增长3131.98%。对此,天邦股份表示,业绩大幅改善主要来自生猪养殖业务的贡献,并称生猪养殖业务是公司当前发展的重点业务。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企业放弃饲料原因之一可能是目前上游大宗农产品原料成本走高、下游猪价下行,让夹在中间的饲料业务面临利润挑战。
在猪周期下行期间,天邦股份将如何养猪?
苏礼荣告诉新京报记者,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今年全国两会不少代表也提出了推动生猪种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继续打造育种核心竞争力、培育高品质种猪品种”是公司的发展重点之一。天邦股份已成立了种猪事业部,接下来将强化专业化的育种体系、扩大种猪生产能力,力争成为中国优质的种猪服务商。
其次,天邦股份将加快由卖猪向卖肉转变,从生产端贴近消费端,部分平抑猪价下行影响。天邦股份食品板块已在养殖密集区域布局2个屠宰工厂和4个屠宰点,未来通过生鲜肉品标准化精分割、调理预制和深加工产品服务方案,布局营销全国市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伴随猪价度过上半年低点,天邦股份目前的生猪业绩已略有好转。8月12日披露的月度商品猪销售情况简报显示,天邦股份在今年7月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环比增加2.67%;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42 元/公斤,环比增加2.09%。
不过,天邦股份也在简报中提示,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控制的外部风险。商品猪市场价格下降或上升的大幅波动,都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牧原半年赚百亿后已连续2月亏损,为何还着急增加屠宰产能?
牧原是近年来中国养猪业的王牌企业,甚至被外界称为“猪矛”。更令业内惊叹的是,今年上半年不少养猪企业陷入亏损,只有牧原还能盈利超百亿元!但对于牧原来说,上半年的成绩掩盖不了下半年的危机。事实上,他们已经连续两个月亏损了!
8月6日牧原公布了7月份生猪销售简报,数据显示,根据2021年的数据,7月份,牧原销售了301.1万头生猪(包括20.2万头仔猪) ,销售收入为52.07亿元。产能排名第二的正邦科技,7月份只卖了175.11万头猪,比牧原差了一百多万头。牧原宣布7月份的生猪销售价格为15.04元/公斤,而牧原宣布的养猪成本约为16元/公斤,这意味着每公斤将损失约0.96元。牧原6月份出售生猪的价格为每公斤13.58元。按照每公斤16元的生产成本计算,牧原生猪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亏损,如果成本控制不能取得较大突破,或者生猪价格不能稳定在8元以上,那么牧原仍然面临“亏损”的挑战!
近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95.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建设项目和生猪屠宰项目。其中88.7亿元用于新增23个生猪养殖基地,新增养殖规模677万头;拟投资22.87亿元用于新建4个生猪屠宰项目,合计屠宰能力1300万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下半年的猪肉供应或会比今年上半年还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受生猪产能恢复的影响,上半年猪肉产量为2715万吨,同比增长35.9%,全年猪肉总产量有望突破5000万吨。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前,我国猪肉的消费量曾达到5407万吨。而在2019年,猪肉的消费量仅为3793.70万吨。以此计算,再加上我国每年进口的猪肉量,今年的猪肉供应是非常充足的。
此种情况下,牧原股份的扩产似乎有些激进。据悉,其扩产主要针对屠宰产能。查询历年公告发现,截至目前,牧原股份投产屠宰产能合计为400万头/年。牧原股份的生猪产能此前已超过6000万头,仅本次新增的超过670万头的生猪产能就足以配套其屠宰业务。
但是,牧原股份董事会秘书、首席战略官秦军表示,牧原股份之所以向下游屠宰行业进行规划布局,一方面是响应国家从“调猪”到“调肉”政策的转变,另一方面是考虑中原等地区属于生猪调出大区,屠宰产能不足,尤其是先进产能很稀缺。
截至目前,公司已投产河南省内乡县、正阳县两个屠宰场,设计产能合计为400万吨,预计到今年年底公司运营中的屠宰产能会超过2000万头。
来源: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新京报、财联社等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cHFnT2Q9juhwKCHSDSy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