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大肉类加工厂暴发聚集性感染,超650人呈阳性,隔离约7000人
据德国之声6月17日报道,德国最大肉类加工企业通尼斯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居特斯洛县的一家加工厂暴发聚集性感染,超过1000名工人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截至当地时间周三,983人的检测结果出炉,其中仅有326人结果为阴性,其余657人均呈阳性。工厂已于周三下午关闭。据了解,参加检测的员工都在同一部门工作。
由于涉及人员众多,居特斯洛县成立了一个危机小组。据悉,该县已经宣布关闭当地所有学校和幼儿园。
该工厂方面17日说,有可能是该厂部分外国员工在结束周末休假后返工时将病毒带进厂房,此外操作间内的低温环境也有利于病毒传播。
此前5月上旬,德国也有两家肉类加工企业发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造成数百人感染新冠肺炎。
广东、武汉等多地全面排查进口海鲜、冷冻肉
6月11日以来,北京市报告了150多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确诊病例都与新发地市场有关联。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文鱼大概率不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了,而只是被新冠病毒污染了。“病毒从进口的渠道进入中国,这个路径是完全可能的。”朱毅说,低温冷链条件下,病毒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三文鱼后期还需要切割,和人的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
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该局突出重点监管产品和重点监管对象,以生鲜、冷冻猪肉、牛肉、羊肉、鸡鸭肉等畜禽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特别是进口冷冻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各类经营生鲜、冷冻肉品及水产品的农贸市场(含附设冷库)、专业冷冻冷藏库房、商场、超市以及冷冻肉类和水产品使用量大的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生产企业等生产经营者为重点,全面排查、严格监管。
图为16日,疾控工作人员,在万吨储备肉冷库。 记者金振强 摄
从6月13日起,武汉市、区疾控中心已连续3天对15个区的75家超市、74家农贸市场、5家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的6178个环境样本(包括环境和物品)进行采样检测,所有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天来,已采样检测的样本包括海鲜产品、淡水产品、肉类、畜禽类摊位的案板、刀具、台面、水池等,实现15个区全覆盖。
6-7月份国内猪肉进口量或大幅下滑,降幅或扩大至50%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猪肉进口影响甚大。从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源国来看,61.56%来源于欧盟;排名第二位的是加拿大;巴西和智利两个拉美国家近两年出口至我国的猪肉数量明显增多;美国亦是我国猪肉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以8.1%的占比排名第四。”卓创资讯分析师张莉莉表示,目前这些主要猪肉进口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均较严峻。例如美国当地猪肉加工企业多有感染,生猪的养殖、屠宰及猪肉出口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西班牙、意大利、英国、德国及法国几个欧洲国家均是疫情严重的国家,目前各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封锁政策,猪肉出口业务基本停滞。巴西、加拿大及智利虽比前者略好,但疫情仍不容乐观。
当前国外疫情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等地,疫情偏于严重,部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出现停宰或停产操作。同时从港口方面来看,在疫情蔓延后,虽然宣布暂停港务活动的仅有极少数港口,但大多数对进出港口的船舶及人员采取管制隔离措施,因此对贸易流通顺畅性影响较大。
同时,国内猪肉价格连续下跌,长线看跌预期加强。结合猪肉进口国进口量分析,张莉莉预计,6-7月份国内猪肉进口量或大幅下滑,降幅或扩大至50%。根据疫情发展及各国的控制程度,结合国内猪肉的紧缺情况,预计进口猪肉或在8月后逐步恢复。
张莉莉表示,长线来看,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恢复,国内猪肉价格或逐步降至合理区间,进口贸易盈利空间再度被压缩,预计2021-2022年国内进口猪肉或逐步减少,2022年降至150万吨以内。
中国紧急叫停相关进口猪肉
海关总署18日发布公告,自6月17日起,中国海关暂停德国一家猪肉屠宰及其分割、冷藏企业的产品输华。
按照双边合作协议,德国官方主管部门向海关总署通报德在华注册的一家猪肉屠宰企业确认发生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根据中方要求,德方已暂停该企业及其分割、冷藏企业对华出口。
海关总署已更新《符合评估要求的国家或地区输华肉类产品名单》,暂停来自上述企业的产品进口。对于已到港或即将到港的来自上述企业的产品,海关部门全部予以暂扣。
来源:综合北京商报、长江日报、卓创资讯、新华网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OC_ymxqB1nrfNiCty4xGQ?scene=25#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