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篇文章中,我们指出了如何充分记录受污染的饲料成分和饲料对疾病的传播。我们还回顾了通过饲料供应链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如何取决于以下风险:1)饲料或饲料成分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 2)病原体在饲料成分中大量存活并保持其传染性水平以完成疾病的风险传输过程。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为猪料提供原料的供应链已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网络。当然,这不是生猪饲料供应链所独有的。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许多东西一样,这些成分可以快速在全球范围内传输,并用于动物日粮的生产。随后,我们生产的猪肉和猪肉副产品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图1)。
考虑到疾病传播的潜力以及产品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对我们猪群的生物安全性有何潜在影响?这种风险是否足够让人开始担心?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料原料供应链及其如何作为疾病传播途径。此外,我们还将讨论一些预防策略,这些策略通常被推荐用于降低这一行业的疾病传播风险。
作为了解风险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对饲料成分进行分类,以帮助我们评估真正的风险。猪料成分可按以下方式分类:
- 动物源性成分(通常分为非动物和动物源性产品)
- 提取蛋白质(例如肉粉,血粉,动物脂肪产品等)
- 喷雾干燥(例如,喷雾干燥血浆)
- 水解蛋白质(即人肝素生产过程的副产品)
- 非动物源性成分
- 植物提取物
- 矿物质
- 维生素和氨基酸
- 其他饲料成分(如抗菌剂、香味剂等)
在了解了饲料成分的种类之后,下一步是系统地评估每种成分的疾病传播风险是低、中还是高。明尼苏达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评估进口饲料原料中病原体传播风险的决策程序,无论是在本地、区域、国家或国际范围内运输,都可以应用该程序进行评估。此程序使用以下问题:
- 该配料是否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法规的可追溯性和良好生产规范?
- 动物是否位于该原料生产地或附近? (图片2)
- 在过去的六个月内是否爆发过疾病?
- 如果爆发了疾病,是否是法定传染病? (或者是对生猪生产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疾病?)
- 原料生产商是否在其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经过验证的病原体灭活过程?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彻底评估每种成分的真正风险,特别是那些来自外国的成分,可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继北美洲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欧洲和亚洲ASF的流行之后,重点评估个别成分风险的需求急剧上升。一些研究甚至发现某些成分具有明显的较高或较低的病原体污染和存活风险。
然而,即使某些成分已被归为风险类,研究人员在研究饲料成分传播疾病时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实际污染事件可能很少发生,因此很难确定。此外,如果饲料成分或饲料被病原体污染,那么病原体不可能均匀地分布在饲料原料或全价料的各个“批次”中,这使得通过随机抽样程序发现病原体的可能性几乎不可能。然而,尽管这些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很低,但一旦发生,其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那么,在全球市场购买原料的饲料生产商如何管理与他们购买原料相关的风险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在原料的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有几种风险缓解策略。其中包括:
- 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某些成分的政府法规(如禁止使用泔水喂猪)
- 根据对原产国和生产过程的独立评估,对原料的购买实行自我限制,以评估风险;
- 将原料在最低温度下保存一定的时间; 和
- 添加已证明能灭活传染性病原体(例如甲醛,中链脂肪酸)的化学缓解剂或其他辅料。
在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饲料生产和分销过程的生物安全性。
来源:pi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