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对母猪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因素
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等气候炎热地区,气候是实现最高生产效率的最大限制因素。在温带地区热应激在所谓的“高温”时期是一个短暂的挑战,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此外,在这些地区,空气的相对湿度(RH)会加剧高温的影响(Renaudeau等人,2008年)。
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等气候炎热地区,气候是实现最高生产效率的最大限制因素。在温带地区热应激在所谓的“高温”时期是一个短暂的挑战,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此外,在这些地区,空气的相对湿度(RH)会加剧高温的影响(Renaudeau等人,2008年)。
为了减轻热应激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试验都试图研究环境和营养解决方案,以改善热应激条件下的母猪的生产性能。对几种环境技术进行了评估,但是只有极少数的技术有效且经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热应激对生猪生产的影响(Renaudeau等,2008)。这些解决方案包括降低建筑环境温度(风扇、蒸发冷却系统)和/或增加动物热量损失(地板冷却、滴水冷却、鼻部冷却)的管理策略(McGlone等人,1988年;Silva等人,2006年和2009年)。营养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一个更经济可行的替代策略,可以采用该策略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热应激的负面影响。蛋白质含量降低的日粮会降低产热量,并可能降低高温对饲料消耗的影响(Renaudeau等人,2001年;Le Bellego等人,2002年;Silva等人,2009a)。一些作者(McGlone等人,1988;Schoenherr 等人,1989;Dove and Haydon,1994;Quiniou 等人,2000;Silva 等人,2009a;Silva 等人,2009b)对日粮养分密度的增加进行了研究,但其对母猪和窝产仔猪整体性能没有有效改善。相比之下,关于饲料香味剂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的报道却很少。策略性的使用香味剂有助于刺激饲料的摄入(Moser等人,1987年;Frederick和Van Heugten,2006年;Wang等人,2014年),为提高热应激条件下的奶产量和产仔性能提供了可能。
泌乳母猪采食行为的研究
热应激还会引起泌乳母猪行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热应激影响母猪自愿采食的动力学,采食方式和哺乳能力,减少母猪的每日总摄入量,减少哺乳时间并引起更高的躁动 。因此,母猪比正常情况下更容易躺下和站起,由于这种情况,仔猪压死的比率会增加(Silva等人,2006年)。
在温度恒定的房间中保持恒定的日间温度(Quiniou等人,2000b; Renaudeau等人,2002),或通过实验产生的夜间温度波动(Quiniou等,2000a)或在自然波动的温度下(Renaudeau 等人,2003a; Gourdine等人,2006; Silva等人,2009a和2009b),白天出现两个进食高峰。 一个高峰在清晨,另一个高峰在傍晚。跟据Silva等人 (2009a)的观察结果表明,泌乳母猪的饲喂模式主要是由产房中的光强度变化驱动。但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员的存在,未食用饲料的清除以及饲料的分布,也会减弱或加剧这种昼夜双峰模式(Renaudeau等人,2003b; Silva等人,2009a)。
Silva等人(2009a)还表明,采食模式受季节影响,或者更具体地说,受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每日动力学影响。Renaudeau等人(2003b)在与前几位作者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一项研究,他观察到,在一天中较热的时间段减少的采食量与一天中较凉快时段的较高采食量相互抵消。与Gourdine等人的报告相反(2006),该研究表明64%的每日采食量发生在炎热季节的夜间。Silva等人(2009a)观察到,44%的日采食量发生在夜间,而这个数值在炎热季节大于在寒冷季节(47%)。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哺乳母猪的昼夜饲养模式。
根据先前研究的数据,温度每升高一度,则每日饲料摄入量减少462克(Silva等人,2009a)。 据Quiniou和Noblet(1999)报告,在25至2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至60%的情况下,摄食量的减少相当于每摄氏度254克/天。在第一个研究中发现的每摄氏度的日采食量减少幅度较大(462克/天/摄氏度),可能与研究期间观察到的湿度增加(85%至98%)有关。这些结果表明,在热带气候中,相对湿度的增加可能会加剧环境温度升高的负面影响。
来源:pi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