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本系列关于蓝耳病毒的第一篇文章中所讨论的,我们采访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兽医,其认为蓝耳病毒是导致他们每天遇到的许多问题的促成因素之一。无一例外,他们都依赖适应策略来适应进入客户猪场的后备母猪的免疫系统。这些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型生产群的年替代率很高,在这些猪群中,其中小母猪占生产群的相对比例较大正如我的好朋友Laura Batista博士所说,在对抗这种疾病时,后备母猪适应是必不可少的。控制阴性后备母猪群中的病毒循环是达到整体猪群稳定并实现断奶仔猪蓝耳病毒阴性的主要目标。在第二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来自德国,北美,中国和西班牙的4名猪兽医实施的不同适应策略。
我们有兴趣了解他们的标准程序。首先,我们向他们询问了新到小母猪的蓝耳病病毒状况。在西班牙,引进蓝耳病病毒阳性后备母猪的情况并不少见。Vidal指出,其50%的扩繁群引进的后备母猪均为蓝耳病毒血清阳性。尽管如此,所有后备母猪在到达时都会接种蓝耳病毒减毒活疫苗(MLV),并在适应4周后再次接种。在德国,Böhne解释说,大多数生产者在适应期接受接种蓝耳病减毒活疫苗的后备母猪。在中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大多数传统的家庭猪场没有选择只接受PRRS病毒阴性后备母猪的权利,且对这种情况如何影响其猪场仍然缺乏了解。在较大的猪场中,它们倾向于遵循明确的适应程序并且仅引进PRRS病毒阴性的后备母猪,但并不总能确保阴性后备母猪的供应。相比之下,北美地区的情况最为一致。Pitkin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明确的,他说,拥有一个阴性的后备母猪来源是必须的,没有猪场会考虑引进阳性后备母猪。
4名兽医都同意,最常见的策略是拥有一个现场适应设施(图1)。这些设施可与主要设施相连或分离,人员进出受到限制或不受限制,但出于隔离(并非总是)和适应期的目的,将后备母猪分开。Pitkin解释说,尽管现场适应方法可能会增加母猪场的风险,但监督和控制比非现场设施更容易。她指出,“靠近你猪场的场外隔离设施附近的其它猪场对你猪场后备母猪设施存在潜在风险,且更难以控制。至少,当隔离设施靠近时,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她还解释说,猪场工人倾向于调整他们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确定在每批小母猪到场后,是否对后备母猪进行隔离或适应。在隔离期间,工作人员总是假设引进动物的健康状况较低,故调整生物安全协措施以保护主要群体。在环境适应中,工作人员通常认为引进动物与主要母猪群具有相同的健康状况,且倾向于较少的限制其运动。
图片1: 现场后备母猪舍。图片由Maria Jose Clavijo博士提供。
猪场是喜欢自繁还是外部购买后备母猪?王回答说,中国大多数猪场从外部购买后备母猪。Böhne指出虽然大多数猪场从外部购买后备母猪,但在德国有些地区,由于生物安全原因,小规模猪场倾向于内部繁殖后备母猪。过去16年Vidal一直在Vall 公司工作,该公司拥有外部后备母猪适应设施,采用全进全出系统。该设施专注于后备母猪饲养,在22周龄时,将后备母猪转移到母猪场旁边的隔离适应舍。这种管理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猪场的整体生物安全。Pitkin解释说,这种方法在北美越来越普遍,且通常有内部繁殖场,这些猪场向公司内部猪场提供后备母猪。
基于我们之前问题的答案,我们非常有兴趣了解在标准适应过程中的首选暴露过程和暴露病毒类型(即弱毒活疫苗(MLV)与现场活疫苗(LVI))。我们的欧洲代表Vidal和Böhne强烈建议使用MLV进行后备母猪适应。另一方面,Pitkin和Wang更倾向于使用LVI。Pitkin估计,约40%的北美猪场使用LVI。生产者通常对这种方法更有信心,特别是当疫苗病毒与其猪群病毒明显不匹配时。“过去病毒接种较常见,这是一个取决于兽医的决定,然而,这种趋势正朝着使用MLV的方向发展”- Pitkin说。Wang认为对不同类型的猪场应区别对待:有非现场小母猪适应设施的猪场应使用LVI,而有现场小母猪适应设施的猪场应使用MLV疫苗。是否使用MLV或LVI的决定会影响适应程序和时间,本主题将成为本系列下一篇文章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