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论的文章
Olesen AS, Lohse L, Hansen MF, et al. 通过摄入螫蝇(厩螫蝇)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8;00:1–6. https://doi.org/10.1111/tbed.12918
Read the article summary 阅读该文章简介
评论
在比利时最近一次诊断出非洲猪瘟病例后,可能是我们评估猪场生物安全的好时机,故了解可能的感染途径至关重要。我们一直认为非洲猪瘟的传染性低于传统的猪瘟。其是一种由于人类活动或野猪迁移(欧洲最近的病例)而长距离传播的疾病。血液和受污染的肉类是传播的主要因素,阴性动物摄食后可感染该病。但在短距离内,直接接触是造成感染的原因。
这篇文章的新颖之处在于它提出了苍蝇携带该病毒的可能性。这篇文章设法通过以生病动物为食的苍蝇感染猪。为了成功感染,将大量苍蝇(20)饲喂给猪,苍蝇通常不会从猪场迁离,故它们可在内部疾病传播中发挥作用,但在感染新猪场时则并非如此,较大的昆虫如马蝇可长距离迁移,其可能以猪场附近的死亡野猪为食,然后被家猪摄食,这对生物安全造成了新的挑战。为了实现良好的生物安全,在猪场设置适合的围栏并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以避免野生动物的到来至关重要,也应将死亡动物容器放在带有混凝土地板的围栏区域,这样容易消毒。死动物容器必须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且必须始终保持盖紧。
毋庸置疑,在尸检后,去除残留物以及清洗和消毒该区域以确保没有血液残留更为重要。在进行尸检时缺乏清洁和消毒是一旦有感染猪就会扩散的因素之一。
对评论文章的总结Olesen AS, Lohse L, Hansen MF, et al. 通过摄入螫蝇(厩螫蝇)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猪。 Transbound Emerg Dis. 2018;00:1–6. https://doi.org/10.1111/tbed.12918 实验内容? 在东欧,非洲猪瘟病毒(ASFV)意外地传播到具有高生物安全措施的猪场。该研究旨在评估鏊蝇对ASFv(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风险。 试验方法? 这是一项实验室研究,将12头8-9周龄丹麦无特定病原体猪(长白 x约克夏 x 杜洛克杂交猪),分为3组,分别饲养在在3个独立的生物安全三级的房间。
第2和第3组使用的鏊蝇是在附近牛群用昆虫网捕获的。用加入非洲猪瘟病毒的EDTA稳定血液饲喂果蝇,1小时后当其血液滴度为5.8 log10 TCID50 / ml,冷冻杀死鏊蝇。分别在饲喂和安乐死后,用立体显微镜观察腹部以确认鏊蝇摄食血液。以前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感染苍蝇的有效方法。 在研究期间,每天记录猪的临床评分,包括直肠温度,并计算总临床评分(CS)。在研究期间收集血液并制备血清以通过RT-PCR量化非洲猪瘟DNA,并通过ELISA检测非洲猪瘟抗体。 实验结果? 基于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检测,检测到两个不同的感染时间。在每组中,一些猪的感染时间延迟表明只有25%(第1组)和50%(第2组和第3组)的猪经口服摄入病毒感染,而剩下的猪随后可能通过与同组内受感染猪的接触而感染。剩余的猪开始出现感染临床症状并变成病毒血症的时间,比通过口服摄入病毒感染的猪晚5-8天。 研究启示? 实验结果表明,除了通过将鏊蝇作为非洲猪瘟病毒机械载体饲喂猪外(Mellor等,1987),可在摄入这些饲喂的果蝇后发生感染。摄入20只血液喂养的苍蝇后,猪感染了该病毒。对于偶然摄入,20只苍蝇看起来较多,但经口感染需要相对高剂量的感染性ASFV(Howey等,2013)。虽然不是猪场间ASF长距离传播的最高风险,但该途径可解释ASF的短距离或猪场内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