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缺铁性贫血是一个重要的生猪生产问题,可导致发育迟缓和哺乳期死亡率增加。受影响的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皮肤和粘膜苍白,易患疾病。
出生时仔猪的铁储量约为50毫克(Venn等,1947),出生后前几周,仔猪的体重增加一倍,而血浆容量则扩大了30%(Jain,1986)。合成足够血红蛋白以预防贫血的铁需求高,至少每天10毫克(Venn等,1947),但母乳每天仅可提供1毫克铁(Kleinbeck和McGlone,1999),且仔猪没有机会接触土壤,故他们需要补充外源铁。
传统上通过肠胃外途径提供外源性铁,如葡聚糖铁,右旋糖酐铁或葡庚糖酐铁,在出生后前四天,每头仔猪单次使用150-200毫克(Egeli和Framstad,1999)。有时由于其吸收动力学,该种铁补充亦不能满足仔猪的需求,因为10-50%的铁可能仍保留在接种部位(Miller和Ullrey,1999)。
另一种满足铁需求的方法是经口补充有机铁,一次性通过口服糊剂或在饮水中稀释补充,以避免铁污染疫苗接种-与多发性关节炎发生有关(Holmgren, 1996)- 并辅助哺乳动物的管理。
在商品猪场进行了一项研究,以对比哺乳期在饮水中添加有机铁和仔猪出生前几天用传统经胃肠外补充无机铁的效果。
24窝仔猪被分为两组:12窝的128头仔猪,从出生到18天,补充3%谷氨酸溶液,同时在饮水中添加24克/升螯合铁。 另外12窝的133头仔猪在1-4日龄,补充150毫克葡聚糖铁。 这些组由母猪的周期数平衡。 为了测量血红蛋白的浓度,每组采集12头仔猪的血液样本(每窝一只,在体重大于1.4公斤的仔猪中随机选择一只),并在1,7和18日龄,分别对所有仔猪单个称重。
使用R(R Core Team,2015)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每批被认为是一个实验单位。 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混合模型来评估血红蛋白浓度和体重,其中包括的固定效应为:处理,性别,母猪周期(初生或经产),年龄和处理与年龄的相互作用。 通过方差分析,使用包括处理,性别和周期作为固定效应的混合模型,并以初始体重作为协变量来评估平均日增重。 窝次在所有模型中均作为随机效应。
口服和肠胃外处理的仔猪血红蛋白浓度(图1)相似(p> 0.05)。未补充外源铁的仔猪在出生后前几天的血红蛋白浓度低,且其动能降低:分娩时为9.4 克 /分升,3日龄时为8.1克 /分升,4 天时为7.8克 /分升( Egeli和Framstad,1999)。这项研究显示,两种处理方法均可使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增加。血红蛋白浓度保持在8克 /分升以上,超过开始出现贫血临床症状(Furugouri,1975和van Kempen,1987)和生产损失(Svoboda和Drábek,2002)的水平,18日龄时达到12±0.3克 /分升,被认为在正常范围内(Miller和Ullrey,1999年)。
图1:出生后第1,7和18日龄时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克 /分升)(最小均方差±标准误差)
在口服和肠胃外处理的仔猪间未观察到体重(图2)或生长速度的差异(表1)(p> 0.05)。 Jorgensen(2000年)指出,当仔猪有足够的母乳时,它们摄取水量很少,导致很少的铁补充。这项研究中观察到的生长速度表明,母猪的产奶量是足够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表明仔猪得到了适当的铁补充。
图2:仔猪出生后第1,7和18日龄时的平均体重(最小均方差±标准误差)
表1:平均日增重(克/天)(最小均方差±标准误差)
本研究结果表明,哺乳期仔猪饮用水中添加有机铁可能是肠胃外补充无机铁的替代方法,提供适量的铁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进而不影响仔猪的生长和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