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遗传育种的目的是提升群体整体潜能,提高生产力,获取效益。通过减少近交、增加杂种优势、检测比较、使用BLUP和基因组技术实现每年1.5 - 2.0%的基因改良。这一成果基于以下方程式的两个因素:
R = S x h²
其中: R = 每代动物的选择
S = 选择差数
h² = 遗传力
图1.大部分繁殖性状的遗产力很低,需要使用BLUP选择。
选择差数是指下一代选择的动物与同代相比,生产性能的差异。这些同批猪,大部门被淘汰,这也与老养殖户的规则“基因改良是淘汰种群中较弱的猪”相符。
个体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对于理解猪遗传力的概念很重要。猪的生产性能和表现型是基因(大部分在怀孕期被确定)和环境(健康、营养、管理、住宿、气候等)的联合效应。
表现型 =基因型 +环境
环境 =饲喂+健康+住宿+管理
表现型 =基因型 +(饲喂+住宿+管理+环境)
遗传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由遗传控制的天生性状的程度。换句话说,是基因控制下的表现型的比例,因此:
遗传力 =(基因型/表现型)x 100
理解遗传力对于预测未来遗传增益很重要,所以全球的猪研究人员在品种间开展了大量试验,建立性状的评估方法。根据各类文献报告,下表总结了遗传性能的平均值(以%表示):
公猪性状
睾丸大小 | 35 |
精液量 | 22 |
精子活力 | 15 |
性欲 | 15 |
母猪性状
开产日龄 | 33 |
排卵率 | 32 |
产前仔猪存活数 | 15 |
产仔数 | 11 |
产活仔数 | 9 |
断奶仔猪数 | 7 |
断奶仔猪存活数 | 5 |
初生窝重 | 27 |
21日龄窝重 | 19 |
断奶发情间期 | 23 |
图2.生长育肥猪的性状一般可遗传
生长育肥猪
生长率 | 31 |
采食量 | 27 |
饲料转化率 | 30 |
瘦肉率 | 37 |
饲料的瘦肉转化率 | 31 |
背膘 | 40 |
Figure 3. Many carcase and meat traits have moderate to high heritability and are easily improved by selection.
胴体/肉/食用性性状
背中线背膘厚 | 43 |
猪腰面积 | 46 |
胴体长 | 57 |
瘦肉率% | 48 |
pH1 (死后45分钟pH) | 16 |
pHu (死后24小时pH) | 27 |
肉色 | 28 |
持水力 | 15 |
脂肪含量% | 48 |
脂肪中亚油酸含量% | 55 |
背膘硬度 | 42 |
嫩度(仪器检测) | 28 |
嫩度 (品尝员鉴定) | 33 |
风味 (品尝员鉴定) | 9 |
多汁性 (品尝员鉴定) | 12 |
整体可接受度 (品尝员鉴定) | 23 |
遗传力越高,改善基因的潜力越大。遗传力中等或较高性状更容易通过试验和选育改善。遗传力低的性状,使用BLUP方法通过杂种优势改善。
技术说明:
一种专业的遗传力定义是:加性遗传方差致使整体表型变异的比例。
可以把个体表现型分成基因型和环境的概念延伸到猪群。表型变异可分成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遗传学家进一步把基因变异分成育种值和非加性效应。基因的遗传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个来自于父本,一个来自于母本。以应激基因为例,通常只表达显性等位基因。杂合子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应激综合征。当一个等位基因影响染色体上不同位点的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达时,会出现异位显性。这些结果迄今还没有广泛的研究,但是它对性状影响很大,尤其是繁殖性状、胴体结构和肉品质。